屯门区
[46]党不断领导工人运动,为实现组织工会的自由、集会言论的自由和同盟罢工的自由这三大目标而不懈斗争。
【53】预算能力的强弱,则进一步取决于三个要素:财政纪律(国家将开支控制在收入限度之内以确保财政可持续性的能力)、分配效率(依据各类政策的优先程度有效地分配稀缺的财政资源的能力)与服务/运作效率(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向公众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能力)。马骏:《治国与理财:公共预算与国家建设》,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65页。
这种分类方法难以清晰反映政府履行职能的情况,很多政府的重点工作支出如教育、农业、科技等散落于各类科目中,无法形成完整概念,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这些权力也决定了国家自主行动的范围。【53】参见[美]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当前研究的战略分析》,载[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主编:《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1—22页。在1982年《宪法》中,(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私有财产却并未得到同等保护:主要偏重于对公民生活资料的保障,而轻视了对公民或其他财产权主体的生产资料的保障,而且仅限于所有权,并不囊括物权的其他层面和债权、知识产权等其他财产权种类。究其原因,体制改革在财政分权方面所遇到的阻力,主要源于既有宪法制度结构和权力格局。
诚然,当下地方政府确实存在较严重的权力滥用的情形,但应更多考虑通过地方人大监督和公法诉讼来强化约束,而非一味地依靠上级政府的直接指令。【22】孙秀林、周飞舟:《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第47页。但宪法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各类法学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宪法、外国宪法与比较宪法为主体的完整的宪法学课程体系,标志着中国宪法学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
3.直隶宪法学堂 《电催设立宪政学堂》(《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16期),枢府诸公会议,现值预备立宪,亟宜研究宪法,经电饬各省设立宪政学堂为时已久,报立者尚属寥寥,再电催各督抚迅即设立此项学堂,招考官绅士庶入堂讲求,勿任迟延云云。3.参照直隶法政学堂课程的法政学堂: 贵州法政学堂、热河法政学堂、新疆法政学堂。1910年,清朝学部奏议改革从前的法政学堂年限、学科(分科)课程,实行统一的法政学堂课程。12法政学堂以招收官员为主要对象,它不是学历教育,而是在职文官的法律培训。
4.湖北宪法学堂 《创设宪政学堂》(《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13期),汉口下口厅何石莱司法以方今宪政萌芽时代大部已饬各省府厅县建设官绅会议所以为地方自治之基础,是宪法为不可稍缓之物,近时特传集地方绅商筹设一宪政学堂,招生肄业,其经费则由官商分任,想可望其成立。1909年上呈的《宪政编查馆大臣奕劻为遵设贵胄学堂拟定章程缘由奏折》主张设置比较宪法课程。
32 四、新中国宪法课程的发展 (一)宪法教育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建设和法制的发展需要,包括宪法学在内的法学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为宪法制定、修改与实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1910年开设的课程内容看,有关宪法课程有三门,即宪法、比较宪法和国法。16这意味着,京师大学堂将宪法课程列入章程的时间是在1903年至1905年间,具体时间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正科政治门(三年制)课程也有专门的宪法课。
1978年至1979年,西南、北京、华东、西北4所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陆续恢复招生。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1年第3期。简易科(一年六个月)设行政、司法两门,课程中包括宪法、裁判组织法,也安排在第一年。《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包含十项内容,第九项为经世,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今中学以经义掌故为主,西学以宪法官制为归。
《预备立宪之办法》(《直隶教育杂志》1907年第15期),创立宪政速成师范学堂,以树宪政之师资,俾可期成实行宪政之效果。1933年成立的苏维埃大学以当时苏维埃政府制定的法令法条为教材。
如1907年2月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览克彦著、陈时夏编译的《国法学》,是有关国家统治组织及统治作用的法学理论,分国家总论、国家有形的要素、国家无形的要素等内容,作为国法学讲义,广泛用于法政学堂。另一本讲义是程树德述、胡长清疏的《比较宪法》讲义,分三编:第一编总论;第二编国家之统治权;第三编领土及人民。
2.宪法教育停滞阶段(1958年至1976年) 从1958年开始,法学教育进入停滞状态,法学院的招生基本停止。36参见汤能松等:《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律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502页。1911年,部分法政学堂开设国法学课程,如京师法律学堂开设的国法学内容包括统治机关的权力、统治作用等。据《谢觉哉日记》记载,讲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概论、评五五宪草以及第三、四次政协宪法原则及其实现。4.开设国法课程的法政学堂: 直隶法政学堂、江苏法政学堂、直隶法律学堂、浙江法政学堂、贵州法政学堂、江西法政学堂。国法学一词来自日本学者,一般指国家学。
11到了1909年,全国共有官立高等教育层次的学堂123所,学生22 262人,其中法政学堂47所,学生12 282人,分别占学堂总数的38%和学生总数的55%。法律硕士研究生一般在非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录取,其目的是培养实务性的法律工作者,其课程设置在满足法律基础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实务性课程的安排。
进入 韩大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宪法课程体系 。2.宪政编查馆宪法学堂 , span style="mso-spacerun:'yes';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宪政速成学堂成立(同文沪报)》(《四川教育官报》1907年第12期),北京专函云,军机大臣袁宫保近与各王大臣议决设立宪政速成学堂,讲习法政科以养成立宪之官吏,已定章程大要如下:一欲于各部设立速成学堂经费必多,故先于宪政编查馆附近设立一校;一该学堂学科如下:国际公法,中国古宪法,万国宪法比较,刑法,民法诉讼审判法,商法,军律,学律,行政法司法,日本法规,欧西法律;一学生选取京官及候补道府举贡生监四十岁以内者入学;一卒业期定二年,别设一完全科;一学费,每人月收银十两;一本堂招牌各国通人为教师。
其中,法学专业的学生有37 780人,占学生总数的24.4%。5在这15门课程中,专门讲英国法的有3门,分别是英国合同律英国犯罪律和英国宪章。
在这38年的民国时期历史中,曾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与学者,宪法学课程体系开始形成,尤其是革命根据地宪法学课程体系的出现,丰富了近代中国宪法学课程体系的内涵,凸显其特色,在宪法教育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1.初创阶段(1949年至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新设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新法学院、政法干校等法学教育机构。1905年,修订法律大臣伍廷芳、沈家本在《修订法律大臣伍、沈会奏请专设法律学堂折》中将各国宪法列为主课。1999年,根据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中国大学统一按照一级学科招收法学本科学生,并统一设置必修的14门核心课程,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该书是1982年宪法颁布后国内发行的第一部宪法学教材,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而且作为全国法学院校通用教材的时间也很长,它的体系内容和编排模式成为后来各类宪法学教材之重要范本。王宠惠于1895年入天津中西学堂读书,1899年毕业,是该校首届毕业生,其毕业文凭编号为钦字第一号,日期为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即1900年2月。
1897年,梁启超出任湖南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通过调整,中国法学教育机构包括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东北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的法律系,形成四院四系的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包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江汉学堂法政别科招考》(《北洋官报》1911年第2703期)规定法政班开设比较宪法及宪法大纲课程。
在讲课中,他还特别区分了宪法与纲领,认为宪法应当说已有的东西已达到和争取到了的东西。33朱立恒:《法治进程中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创制与修改异于普通法律。151905年伍廷芳、沈家本奏请开设京师法律学堂,其中列举了京师大学堂法律学门所开设的课程中,包括了各国宪法:查大学堂章程内法律学门所列科目,其主课为法律原理学、大清律例要义、中国历代刑律、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东西各国法制比较、各国宪法、各国民法及民事诉讼法、各国刑法及刑事诉讼法、各国商法、交涉法、泰西各国法。
5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编:《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杨度之言曰,程度本因比较而生高低。
22 李翰芬提出预备立宪的八条意见,其中第五条是推行宪法教育,宜推行宪政教育也,造就国民资格者舍教育不为功,一国国民教育必有特别之精神,此精神有本其固有性质而发达之者,有即其最缺乏之性质而补助之者,英之殖民思想,日本之武士道皆特别精神也,三代治法周礼官制极有立宪精意,自秦汉以后君民悬隔日即凌夷,故宪法精神在吾国古时为固有在今日为缺乏,挽回补救非学何从,前者学部通行天下实行强迫教育,迩奉明诏令各省切实研究宪政,皆预备立宪关系至深,伏查钦定学部章程高等学堂优级师范中学堂皆有法律一科,惟仅讲授法制总论及民法,臣愚以为各学堂所有法律课程及初级师范简易师范等学堂原无法律者,宜一律加课宪法,将来教习高等小学须讲宪法大端,庶使初受教育之国民咸有宪政思想,至省府州县所立之教育会应附设宣讲所,拟由各省宪政研究所编纂宪政白话说帖,付宣讲所演之,使学堂以外之人亦晓然立宪之不容缓,其从前各省设立之法政学堂宜极力推广,以造就议员之资格,兼培养自治之人才。据《南洋公学译书院所译书目》(《南洋七日报》1901年第8期)中记载,日本法规大全,英国宪法史日本松平康国著。
27《私立朝阳学院各科系课程一览表(三十六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私立朝阳学院,J27-1-253。19《学堂添课宪法》,载《直隶教育杂志》1906年第19期,第1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